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媒體報導(108年)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專欄文章】清法戰爭 歷史再現 系列專題(七) 滬尾戰役敗北 法總理下台 兩國議約

・滬尾之役 法軍戰敗的五個原因

法軍在攻擊滬尾之前,法軍研判這次行動不過是一種軍事的遊行散步,未料到,此役讓法軍元氣大傷,針對滬尾之役失敗原因,淡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李其霖認為主要有五點:一為氣候的影響,淡水位於東北季風迎風處,容易起霧與風浪過大情形,尤其是戰敗退卻時,風浪之大,增添死傷;二為人力不足,登陸軍隊僅600人,且為東拼西湊而成的雜牌軍,包括,管儲藏室和艙面的水夫、管輪檔的助手等,和清軍人數相比,差距太多,至少清軍土勇,也受過訓練;三為戰情資訊不清,停留在10月1日,進攻計畫的砲臺與河口沉石水雷,未即時更新,而清軍早已針對其登陸地點做了妥善的攻防;四為進攻策略的錯誤,李士卑斯少將所擬定進攻之策略為向新砲臺直接進攻,將大砲毀壞,隨後轉向白砲臺進發,並將途中的水雷燃點站佔領,並使水雷爆炸,然後歸艦;事實上,登陸後卻向白堡進攻,而非新砲臺;五為陸戰隊能力不足,水手握槍並不足以成為步兵,此外每人有120個彈藥筒盒,若非軍事教育不充分的結果,導致慌亂浪費,因此一小時不到就消耗殆盡。

 

由於在臺戰事不利,法政府電令孤拔將軍對臺灣實施封鎖政策,以防止清廷軍隊及軍需品運送到臺灣;而兩國間並未真正的宣戰,因此,法國總理之後補充此為「和平封鎖」(blocuspacifique)。1884年10月20日,孤拔發布封鎖佈告,「........從1884年10月23日起,臺灣海岸及各港埠包括南岬至烏石鼻以西海面由法國海軍執行封鎖......。」後又因清朝令北洋、南洋艦隊派船起赴上海會和,裝載士兵、軍械供給予臺灣,然而消息洩漏,南洋援臺各艦遂被法國軍艦封鎖於浙江向北延伸至長江口。

 

・法艦封鎖台灣海岸 脅迫清朝簽約

淡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李其霖表示,綜觀歷史,當島嶼國家與外敵發生戰事或衝突時,敵方定會使用封鎖手段來切斷海上交通線,迫使遭封鎖國屈服,因封鎖作戰代價小、效能佳及產生對政、經、心、軍等多方面威嚇效果,所以在1884年中法戰爭時,法國也採取此種手段,主要目的係逼迫清廷賠償。臺、澎、金、馬地區因為四面環海,所有物資進出口均仰賴海上航運,故海上交通線對於臺灣來說是生命線。

 

法軍在基隆戰事進行不順,且封鎖效果不佳,且法國艦隊缺少良好避風及修整港灣,遂決定佔領澎湖作為基地,1885年3月29日孤拔率艦進攻澎湖,只使用3天便佔領該地,為法國艦隊取得一較良好避風港。

 

1885年3月28日法軍在越南北諒山戰敗後,事件傳回法國,法國國會反對派要求法國總理費理辭職,認為其未經國會同意,擅自向中國開戰是違憲行動,費理因此下臺。清朝方面也因朝鮮事件爆發,中日之間危機升高,且朝鮮之地與越南相比更形重要,所以,清廷和法國在1885年4月4日簽訂「中法停戰議定書」,協議中國同意批准1884年5月11日「天津專約」,法國宣稱除此專約之充分而完全執行外,無意追求其他目標;兩國同意儘速下達命令,使各處停戰;法國同意立即解除臺灣封鎖;法國派公使前往中國天津或北京,以商訂詳細條約,兩國然後規定撤兵日期。1885年4月13日光緒皇帝批准「中法天津條約」,法軍4月15日解除臺灣封鎖,6月撤離基隆,7月撤離澎湖,至此清法戰爭宣告結束,中國未向法國支付賠款。(文/李藝)

 

 

資料出處:

採訪淡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李其霖之口述記錄

天下編輯(1992)。《發現台灣》。台北:天下雜誌。

余沐(2005)。《正說清朝十二臣》。台北:聯經。

連橫(1985)。《台灣通史》。台北:黎明文化。

計畫主持人黃繁光(2015)。《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淡水第一期口述歷史研究調查案結案成果報告書》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