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媒體報導(108年)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專欄文章】清法戰爭 歷史再現 系列專題(九) 滬尾砲臺秘密地圖 周宗賢考察揭密

淡水是北臺灣重要的門戶,自17世紀以來是商業和兵家要地。1884年(清光緒10年)8月至1885年(清光緒11年)6月的清法戰役,再其役發生前後,在淡水所遺留下之防護建築非常多,如淡水滬尾礮臺、白礮臺、江頭礮臺,見證了淡水在清法戰爭一役中的重要與影響,但隨著時代的更迭,卻也逐漸被世人遺忘,淡江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周宗賢在第三屆「淡水學」暨「清法戰爭」120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江頭礮臺-清法戰爭後被遺忘的礮臺」為題,探討淡水礮臺為何沒落,淡水的地理位置對守護北臺灣的海防至關重要,但淡水礮臺卻日漸消失。

 

・北門鎖鑰礮臺 荒煙蔓草中遺跡

首先,滬尾礮臺興建於光緒12年,當時台臺灣省總督劉銘傳有感於臺灣海防的重要性決定加強建設,聘請德國籍技師巴恩士(Lieut Max E. Hecht)負責督造,在各海口增建礮臺以利防禦,淡水滬尾礮臺位在油車里油車口4號,即今日淡水高爾夫球場西側,地勢較高,外圍以土垣包圍,地點隱密不易被察覺,是一座極具防禦性的暗礮臺,占地面積26,711平方公尺,初建時包含12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12吋一門、10吋一門、8吋兩門,共四門。直至甲午戰爭時期,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兩門被改為21公分克虜伯砲,砲口皆面對淡水河出海口。

 

滬尾建有兩座礮臺,一座為「北門鎖鑰」即今日滬尾礮臺,另一座為「保固東瀛」毀於日據時期,現今已不見遺跡,滬尾礮臺內的四門大礮,在日治時期遭到拆除改為礮兵射擊的練習場。滬尾礮臺於光緒15年完工後,雖長期屬軍事要塞但未實際參與戰事,因此滬尾礮臺的建築至今保存仍相當完整。淡水古蹟博物館方資料顯示;「據傳滬尾礮臺最大一尊砲試發時,在場人士甚至留有「聲聞數十里,海潮壁立」的驚嘆,但日治時期日軍撤走原有的4門火砲,移往基隆要塞的西寮島礮臺,滬尾礮臺從此僅存砲座遺跡。」

 

其次則為沙崙礟臺,又稱之為白礟臺,主要是維持治安,防範民便與倭寇侵擾,是荷蘭時期的紅毛砲城,在文獻《法軍侵臺始末》中提及,白礟臺在法軍眼中,是一座可以兼做燈塔使用的礟臺,根據《法軍侵臺始末》與《點石齋畫報》<滬尾形勢>兩圖觀察,白礟臺位在今淡水鎮沙崙的淡水河邊。

 

最後是江頭礟臺,又稱之為關渡礟臺,周宗賢教授在《淡水:輝煌的歲月》一書中提到,江頭礮臺是清法戰爭被遺忘的礟臺,位於關渡基督書院校內,地點居高臨下,正面淡水河口,地勢非常險要,在周宗賢教授的論文中提及,因為江頭礮臺位於淡水河內腹,清法戰爭時並未發揮到作用,直至日治時期,江頭礮臺幾經易手,不受人重視,最後不剩一片碎瓦。

 

清朝國防重陸輕海,海防工作針對緝盜以維治安為主,同治和光緒之後,不論政治與經濟重心都由南移北,北臺灣逐漸繁榮,位在北臺灣的基隆與淡水滬尾就成為進出臺北府的門戶,為了嚇阻外敵入侵,清朝政府積極在這兩港建造海防利器,而滬尾自古即是進出淡水河的口門,守臺北,必先守淡水,守淡水,必先守滬尾,加上清法戰爭一役,引起清朝當局重視起淡水海防的重要性,因此積極建設當時有效嚇阻外敵入侵案口的海防利器----礮臺,並在關渡設下江頭礟臺,作為滬尾之後的第二道門戶,但卻因為乙未割臺之役,日軍至臺北登陸後不費一顆子彈便攻下這些礮臺,隨著淡水海防地位的沒落,這些礮臺也走入歷史被人們淡忘。本文摘自《淡水:輝煌的歲月》一書。(文/陳雅媛)

 

 

資料出處:

周宗賢(2007)。《淡水:輝煌的歲月》。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