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選單

淡水老照片

字級:
字級小
字級中
字級大
:::

蘇莉莉老師攝影作品

淡水渡船頭、河岸與觀音山;中正路(下排左一、二)、沙崙(右下)淡水渡船頭、河岸與觀音山;中正路(下排左一、二)、沙崙(右下)

淡水山河景緻

1981至1991年間之淡水山河景緻。

觀音山早年有「八里坌山」、「橫直山」、「興直山」之名,直至乾隆年間,八里鄉民胡焯猷獻建祀奉觀音菩薩的大士觀,才開始有觀音山的稱法。主峰標高616公尺的觀音山,由十八座連峰構成綿延山勢,屬於大屯火山系最西境的錐狀休眠火山,曾在十六萬年前爆發,著名的觀音石即為火山安山岩。觀音山雖海拔不高,亦不在淡水區內,然其柔美而秀麗的線條,從不同角度觀賞都具有獨特的美感,冬季觀音山於淡水河中的倒影尤其清晰。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1980 年代,高樓大廈尚未四處林立,自然景觀和天際線依然保持原貌,常見淡水漁民聚集岸邊修補漁網,閒話家常,觀音山與淡水河美景相映成趣,山水雲影朝夕變化是吸引蘇老師持續拍攝淡水小鎮的原因之一。

時至今日,「河口日照」、「觀音水映」仍為淡水小鎮最具代表性的風景。淡水河出海口依傍秀美的觀音山,河上舢舨船隨波輕搖,景象恬靜愜意,如詩如畫。而太陽依循時序西沉不同地點, 亦構成淡水河口四時不同的夕照體驗,陳澄波著名畫作「淡水夕照」便是描繪如此美景。由於鄰近都會的地理優勢,1997年捷運開通後,觀光人潮湧入,淡水更成為都市人們放鬆休閒, 親近自然的最佳所在。 

1988年3月16日淡水渡船頭(左上)、八里渡船頭(右上)與渡輪上(下排)1988年3月16日淡水渡船頭(左上)、八里渡船頭(右上)與渡輪上(下排)

淡水山河景緻-渡船頭與渡輪

1988年3月16日淡水渡船頭及渡輪上。

位於淡水河河口右岸的渡船頭歷史悠久,清代郁永河的《裨海記遊》記載,原住民鑿木製舟,在此設置渡口、擺渡兩岸及內河。而中國駛來的船舶常停泊於淡水渡船頭,方便順水路行駛至內陸,亦因與對岸八里往來頻繁,形成了八里渡船頭。日治時期,淡水和八里兩岸開設了五條航線,光復後又新闢兩條航線,至1973年轉作民營。1983年10月關渡大橋開通,渡輪運輸沒落,僅剩淡水至八里的渡船繼續營運,之後內河藍色公路開航,2004年7月淡水客船碼頭竣工,設計浮動式碼頭以便觀光渡輪停靠,增進淡水水運事業的觀光效益。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1988年3月16日天氣陰冷,淡水河口不見遊人如織的熱鬧景象,僅有在地人登船往返。其中,同船的老者熟識,閒話人生無常後,船艙靜無人聲,低沉的馬達運轉聲、浪潮拍打船身的聲音,以及她的相機快門聲在空間中放大迴盪。抵達渡船頭後,船員攙扶老先生下船,再由蘇老師陪伴其歸家,互動間充滿濃濃的人情味。兩人閒聊時,蘇老師得知老先生喪偶多年,兒子們皆居住於臺北市區,她感動於老人對家鄉的熱愛和固守土地的堅持,然思及人口外移與老人獨居的社會現象,感慨之情卻又油然而生。 

左排:1988年北淡線忠義站、1985年淡水火車站旁台汽客運站;右排:1981年淡水火車站之剪票口與列車上左排:1988年北淡線忠義站、1985年淡水火車站旁台汽客運站;右排:1981年淡水火車站之剪票口與列車上

淡水昔日火車交通-北淡線列車沿線紀錄

1981年、1985年及1988年之臺鐵北淡線。

1901年8月25日,臺灣首條鐵路支線「北淡線」開通,自臺北站起訖,途經圓山、劍潭、士林等站,跨過基隆河,穿越關渡平原,沿著淡水河岸抵達終點站淡水,總長約21公里,用以運送淡水港上岸的各項物資。1916年,因應民眾的休閒需求,自淡水線分歧,增設新北投線。1970年代,隨著公路運輸拓展和私有 汽車普及,淡水線的載客功能逐漸衰弱,而後更配合臺北都會地區大眾捷運系統計畫,北淡線於1988年7月15日正式停駛,結束長達87年的鐵道歲月,化為人民記憶中的軌跡。1997年,全新的捷運淡水線在原北淡線上開通,成為臺灣首條由傳統鐵路改建為捷運的路線。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捷運系統尚未完工的年代除了公路,淡水人對外交通以臺鐵列車為主,非上下班尖峰時間,車廂內大多空空蕩蕩。每當列車穿越關渡山洞,迎面而來即是觀音山景,吹來陣陣清風,老式車箱特有舒緩節奏,略微搖晃的車箱,成為了所有老淡水人的童年回憶。而淡水火車站隔壁為台汽客運站,拍攝時客運站已拆除,只剩一片牆壁,廣告正在紅毛城舉行的古蹟照片展覽。 

上排:中山路、73號修理皮鞋、渡船頭理髮店;下排:中正路煤炭店、三民街鐘錶店、重建街8號10號上排:中山路、73號修理皮鞋、渡船頭理髮店;下排:中正路煤炭店、三民街鐘錶店、重建街8號10號

淡水庶民生活與傳統行業

1981至1993年間,淡水庶民生活風情和傳統行業的街景。

淡水主要街道和商業聚落的發展成形,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乾隆年間,沿福佑宮東側斜坡往北延伸的線型聚落,發展出的「崎仔頂」及「米市街」,乃今日重建街一帶的崙頂及清水街北段。第二階段為開港通商後,河口成為商務貿易中心,沿著福佑宮兩側河岸快速形成之平行聚落的「下街」與「大街」( 中正路);清水街中段也往東延伸出「後街」及「布埔頭」等商貿要道,是為今日的中山路。第三階段則是隨著國際商貿的繁榮,外國商人、傳教士、海關官員等大量湧入,因應而生的洋人居住區「新店」,即今三民街口至紅毛城一帶,而與下街平行的真理街也隨之發展而成。

根據蘇老師的回憶,淡水小鎮於1990年代捷運開通前,尚無大量觀光人潮湧入,街道上依然保有在地人開設的各行各業商店,例如小吃、餅店、中藥鋪、古玩店、米店、種苗店、理髮店、算命擇日館、雜貨店、煤炭店、布店、鞋店等等,供應淡水人日常生活所需。鑲在門上的商號亦使用獨有的書法字型,和建築本身融為 一體,不像現在的招牌那麼張牙舞爪的粉飾表面,把整座房子變成廣告架。如今這些傳統店面多已出租為販賣餐飲輕食、伴手禮品等觀光導向商店,小鎮昔日古樸單純的生活風貌已不復見。 

1983-1991年淡水重建街景象;1983年電視台拍外景盛況(中)1983-1991年淡水重建街景象;1983年電視台拍外景盛況(中)

淡水昔日生活風情-鄰里友善互動空間

1983至1993年間,淡水重建街、清水街、馬偕街、中正路與渡船頭環河道路之鄉親鄰里互動情景。

現今的清水街北段在清領時期設有許多米店,以及碾米的「土壟間」,故舊稱「米市子街」、「米市街」。附近村落和北方山丘村莊收成的稻米,皆挑到這裡來碾製成白米,再裝船運到中國出售,商業興盛。直到清水祖師廟興建後,米市街才改名清水街。後來街市往中段與南段的「後街」和「布埔頭」延伸,變成清領時期淡水民生消費市場的骨幹。位於清水街底的興建宮,相傳在二次大戰轟炸時,躲入其中的居民毫髮無傷,因而成為地方重要的廟宇。重建街和清水街一帶的屋舍建築沿山坡而建,臺階狀地基成為鄰里交誼所在,當地人甚至擺了長形石塊在門口, 鄰居往來走動可隨意沿街坐下寒暄一番。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淡水的房子雖然一家挨著一家擠在窄街上,但居民的人際關係是開闊無拘的,鄰里閒話家常,照應彼此的小孩,婦女縫衣抱幼兒,老人下棋談天、乘涼逗狗。整條街就像個大家庭,每戶人家會自動隨手清掃路面,平日也不吝敦親睦鄰,守望相助,老街洋溢著濃濃的人情味。居民從住宅形態所產生的那股親密感,不論是房子與房子、人與人之間都是和諧互相信賴的關係,經由這些視覺感應和生活體驗,反應出與當地環境一體的感覺。

1990年馬偕街(左上一、二)與中正路(左下一)、1991-1993渡船頭環河道路(左下二)、1984-1991年清水街(右側5張)1990年馬偕街(左上一、二)與中正路(左下一)、1991-1993渡船頭環河道路(左下二)、1984-1991年清水街(右側5張)

                    

1982-1992年重建街之孩童與貓狗生活情景1982-1992年重建街之孩童與貓狗生活情景

淡水昔日生活風情-孩童與貓狗的友善空間

1982至1992年間,淡水重建街和清水街之孩童與動物生活情景。

臺灣農業時期物質匱乏,但社會純樸、人情濃厚,自然環境純淨原始,因此當時孩童的娛樂與玩具大多為就地取材、發揮創造力的產物,如竹蜻蜓、彈弓、風車、毽子、沙包、踩高蹺等,極具土味與野趣。1960 年代起,臺灣進入起飛蓬勃的工業時期,經濟迅速成長、國民所得提高,物質生活日趨富裕,積木、模型、彈珠、紙泡鐵槍等代表工業產物的塑膠或金屬童玩備受歡迎,每逢元宵,孩童亦會運用克寧奶粉鐵罐,鑿孔製作而成燈籠。童玩是童年生活的文化載體和智慧結晶,在社會環境變遷發展下,每個時代的生活藝術皆獨樹一格,也留下了各具特色的 童玩產物。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重建街通往清水街的小巷,無車輛喧囂干擾,貓狗隨意漫步於街道,舒服的享受日光浴,而在尚未觀光化和少子化的時代,整個社區就像個大家庭,當地居民往來頻繁、兒童們也特別喜歡聚在這裡一塊玩耍,他們跳房子、跳繩、下棋、舞獅、做鬼臉、玩彈珠與尪仔標,也樂於和陌生人打成一片, 會主動向蘇老師介紹自己的生活環境,分享身邊一切的有趣事物。在古樸中生長的孩童們單純善良,動物們無憂無慮,老街的漫漫歲月悠然自得、恬靜閒適。

1982-1992年清水街(左中、左下一、二)及重建街之孩童與貓狗生活情景1982-1992年清水街(左中、左下一、二)及重建街之孩童與貓狗生活情景

          

淡水重建街;三民街(左下);清水街(中下)淡水重建街;三民街(左下);清水街(中下)

淡水昔日建築之美-民居

1981至1991年間,淡水重建街、三民街、清水街之街道民居。

重建街舊名「九坎街」、「頂街」,自福佑宮東側坡地往上延伸,經過崎仔頂,連接北方聚落,形成淡水最早的漢人市街。十九世紀開港通商後,重建街的商業活動更加繁榮昌盛,亦為三芝、石門居民至淡水採買的必經路徑,有「淡水第一街」之稱。因此,重建街不僅是老淡水人民的生活記憶,更是淡水開發史的重要表徵。依山而闢,蜿蜒而上的重建街以及清水街北段,由於地勢陡峭,兩側屋舍順應自然地形,挑高建築地面層,再以階梯連接道路,構成高低參差的視覺美感,家戶 階梯亦成為居民乘涼聊天的生活空間,豐富了街道意象。交錯的石材、紅磚、臺階為曲折起伏的老街增添一股蓬勃生氣,漫步其中能夠感受人造建築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融合,以及寧靜生活的愜意悠閒。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位於福佑宮旁緩坡向上的重建街起點,拍攝當年原屋主從事販售祭祀用品的金紙行業,因建築位於山坡臺階地形,每當黃昏時分,陽光照射廟宇後的椰子樹,投映樹影於典雅的建築牆面上,隨著光影變化出不同趣味, 形成獨一無二的淡水街景。在地住民亦告訴蘇老師,先人建造重建街舊宅老街時,除了選用當時上好的耐久石材,更順應山勢起伏規劃房舍格局,至今街屋屹立不搖,尚能居住使用,實屬難得,具有重要的保存價值,然而後來因道路拓寬和都市計畫,部分重建街建築遭拆除破壞,令人十分惋惜。

1982年(左下)、1983年(上排)與1984年(中下、右下)之淡水白樓1982年(左下)、1983年(上排)與1984年(中下、右下)之淡水白樓

淡水昔日建築之美-淡水白樓

此系列照片為蘇莉莉老師分別在1982年4月、1983年9月及1984年6月於淡水白樓所拍攝。

淡水白樓位於今三民街四巷口的階梯上,順著山勢建成的白樓,共有二層樓、四面拱廊陽臺,可以看到淡水風光,外牆白灰因而得名,外觀具西洋味,屋內也有壁爐;圍牆設計成波斯形山門,門額外寫「受天祿」,內面則是「富貴春」三字。其乃 1875年由馬偕博士來臺所收的第一位學生嚴清華所建,曾是淡水著名豪宅洋行,也是上一代西畫家們最愛的淡水建築物之一,知名畫家楊三郎、張萬傳、 陳澄波、陳慧坤與李永沱等人都曾經取材白樓入畫創作,從當時的畫作中皆可看出當時淡水歷史建築層疊的群屋構圖。1982年4月7日,白樓已建蓋了107年,但由窗外所晾曬之衣物,仍可看見居民生活的痕跡,根據蘇老師回憶,拍攝當時白樓斑駁的外牆上殘存著白灰色的痕 跡,從其拱型窗及走廊之設計中,仍可依稀看見當年豪宅風華。而在她於1983年9月4日重遊舊地時,白樓內部維持著乾淨整潔,尚有居民在此居住生活,但與隔壁現代水泥建築物已形成了強烈對比。直至1984年6月9日蘇老師三度重遊時,白樓已無人居住,外觀長滿藤蔓,呈現半荒廢狀態,但從白樓大門之構造仍可看出其充滿著濃濃的異國風格。淡水白樓於明治期間(1868 年至 1911 年)經營淡水內河及島內航運的辦公場所, 爾後輾轉易手淪為隔間出租的大雜院,且因曾遭到大火祝融而日益破落,最後於1992年拆除改建公寓,此後人們只能從畫作中憑弔白樓身影。

1989年11月12日清水街興建宮前微宛然布袋戲戲臺1989年11月12日清水街興建宮前微宛然布袋戲戲臺

淡水傳統宗教民俗-清水街興建宮前微宛然布袋戲戲臺

1989年11月12日,清水街興建宮前微宛然布袋戲戲臺。

興建宮又名「劉王爺廟」,約在1854年(咸豐四年)落成於清水街街底(今162號),奉祀劉、朱、池三府王爺。傳說當時瘟疫流行,住民從唐山恭請王爺驅瘟禳災,王爺神力靈驗因而建廟,為永吉、頭北街(九崁街)及附近居民所崇奉。另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轟炸滬尾,興建宮廟舍半毀,然躲在其中的民眾卻毫髮無傷,靈驗事蹟傳遍大街小巷。而今興建宮歷經二戰及1984年與2014年的大整修,加上廟內古物遭竊,已經看不出昔日古廟的痕跡了。

福建布袋戲師父陳婆老於清光緒年間渡海來臺,其得意門生許金水亦跟隨獻藝,李天祿之父許金木則拜許金水為師,成立了「華陽台」劇團。李天祿自幼師從父親,十四歲擔綱「遊山景」頭手,1931年自組「亦宛然」劇團,前往海外多國演出,足跡遍及各大洲,向世界推廣布袋戲藝術。亦宛然也積極實行薪傳計劃, 門下生徒散佈五湖四海,組成「新宛然」、「微宛然」、「巧宛然」…等等劇團,持續傳承掌中技藝,弘揚我國布袋戲之美。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的回憶,1989年的興建宮祭典,特別邀請兒童布袋戲團「微宛然」演出。廟會儀式開始前由道士誦經主持,小男孩協助敲鑼助陣,蘇老師在一旁恰好記錄了微宛然首次在老街演出的歷史鏡頭。

1984年(左)、1989年(右)之清水祖師廟1984年(左)、1989年(右)之清水祖師廟

淡水傳統宗教建築-淡水清水祖師廟

1984年12月9日與1989年3月27日之清水祖師廟。

位於淡水五虎崗第三崗崗頭的淡水清水巖又名「淡水清水祖師廟」,主祀閩南安溪高僧清水祖師,不僅名列大臺北地區三大清水祖師廟之一,亦和鄞山寺、福佑宮與淡水龍山寺合稱為「淡水四大廟」。1932年,許丙、李文珪等淡水在地士紳募資籌建清水巖供奉祖師,遂拆除附近碼頭工人的富美蕭府王爺廟和音樂團體的西秦王爺廟,將神尊合祀於新廟。1937年,淡水清水巖落成竣工,成為地方宗教文化和信仰中心。祖師廟的前殿為「假五門」格局,由著名的大木匠師廖石成建造,中間三川殿面開五間,華麗精緻,而五門殿宛如小廟坐落兩側,中凹入開小門,採卷書階形臺階,有別三川殿中門。廟中裝飾題字多出於名家手筆,十分具有可看性,例如黃龜理的木雕、張木成的石雕、書法家曹秋圃等人的題字,以及陳天乞交趾陶等等。

清水祖師為北宋福建泉州安溪的高僧,法號普足,屬於佛教禪宗,民間俗稱「祖師公」或「祖師爺」,由於在安溪清水巖修道,安溪人視其為地方最重要的守護神祇,亦尊稱為清水祖師。淡水清水巖祖師廟供奉的祖師爺,相傳每逢天災人禍,便會落鼻示警,為世人避災化險,因此亦被稱作「落鼻祖師」或「落鼻祖」,不僅曾落鼻顯靈,幫助庄民躲過震災,清法戰爭時更神助清軍和居民擊退法軍,光緒皇帝因而賜匾「功資拯濟」。

1981年(上)、1984年(下)之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鄞山寺1981年(上)、1984年(下)之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鄞山寺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鄞山寺

1981年10月與約莫1984年之淡水鄞山寺。

鄞山寺位於今鄧公路與學府路口。其歷史可追溯至清道光年間,汀州移民為了供奉家鄉守護神「定光古佛」,集資購地興建鄞山寺,也同時作為鄉親住宿打尖的「會館」。時至今日,每年農曆正月初六汀州移民後代仍會在這裏聚集祭祀,聯絡鄉親情誼,表現不忘本精神。

根據蘇莉莉老師回憶,1981年10月18日因一堂攝影課,自學校所在地士林搭火車到淡水車站,在王信老師帶領下首次步入鄞山寺。傳鄞山寺平日有專人打掃照料並居住在裡面,和一般傳統廟宇不同的是,廟中充滿著有人入住的生活痕跡。 兩條日常使用的毛巾晾曬在側面簷廊下,為這棟特殊歷史建築增添生活味,令人 遙想百餘年前先民剛來到陌生異地,有同鄉提供暫時落腳住處的生活場景。

1984年(左上)、1988年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龍山寺1984年(左上)、1988年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龍山寺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龍山寺

此系列照片為蘇莉莉老師分別在198410月、19884月和6月於淡水龍山寺所拍攝。

咸豐初年,當時位於滬尾街的頂郊三縣─晉江、南安、惠安人,由黃龍安領導,洪光海、洪光城兄弟捐出百坪土地,興建龍山寺於1858年落成,而後攤販逐漸聚攏,自米市街延長到後街與布埔頭,形成今日淡水重要的傳統市場。清水街不僅巷道狹窄,住商混和的街屋櫛比鱗次,上方亦搭設遮棚避蔭,暗無天日,坐落其中的龍山寺更顯大隱於世,鬧中取靜,分外清幽,有巷弄間廟宇的說法。2008年,龍山寺更正式封爐,成為淡水首間推動不燒金紙的環保廟宇。

淡水龍山寺屬於街屋型廟宇,採三開間兩殿兩廊格局,殿宇高低差區分了空間地位尊卑,正殿屋宇最高,三川殿次之,左右過水廊與拜亭最末。雖外觀古樸、風格簡潔,然寺中雕飾與神像皆精緻華美、變化多端,如光緒二年設立的正殿龍柱,以觀音石為材料,雕塑一對張口蟠龍,左含珠、右不含,保存清末常見的浮雕設計,別具特色;另有著名寺廟彩繪藝師莊武男所修繪之多幅精美壁畫。

寺中主祀觀音佛祖,左祀媽祖,右祀祝生娘娘,寺內亦設有歷代先賢神主牌位,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淡水居民會在廟宇內祭祖,由父親帶領幼童一起祭拜祖先,頗具傳承意義;而廟內也有辦公空間、茶水間等,處處可見人們生活的痕跡,牆上的現代時鐘與懸掛著的古老吊鐘,還有放在香爐上的鋁製蒸籠,都形成了有趣的強烈對比。

1984年5月26日淡水重建街16 號街屋之婚禮剪影1984年5月26日淡水重建街16 號街屋之婚禮剪影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重建街 14 號、16 號街屋(婚禮)

1984年5月26日重建街16號之婚禮剪影。

2009年登錄為新北市市定古蹟的「淡水重建街14號與16號街屋」,乃人稱「其宗仙」的淡水知名中醫陳其宗,於昭和5年(1930年)所興建之連棟街屋。根據地方耆老傳述,陳其宗醫師醫術高超、聲名遠播,慕名而來的求診者遍及八里與 北海岸地區,學識淵博、仁心仁術的陳醫師,特將街屋14號作為推展地方文教的「漢文私塾」,16號則命名為「裕昌藥房」作為中藥房與行醫診所。目前兩棟建築尚存原貌,順應重建街起伏地勢興築而成,自街邊踏上門階方可抵達門廳,而門廳與大廳間又有高低落差,再由側門連接內室,門廳上方則設有閣樓,為典型的重建街街屋格局,保存了崁頂古街屋之舊式風貌。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1984年5月26日她巧遇重建街居民婚禮,新人是一對青梅竹馬,婚禮儀依循著傳統禮俗,新郎和新娘分別佩戴紅色海綿胸花於左右胸, 鄉里鄰居和一大群小朋友皆為觀禮嘉賓,婚禮簡單隆重又充滿溫馨氣息。禮成後, 一家人喜上眉梢地站在家門前的臺階留影合照,此時因應重建街坡地而建成的大臺階,成為了最佳拍攝位置,讓新人一家與古色古香的老宅都完整捕捉入鏡。

1984年新北市市定古蹟-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1984年新北市市定古蹟-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新北市市定古蹟-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1984年2月5日淡水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小白宮)

1860年北京條約簽訂後,臺灣的安平和淡水開放為通商口岸,1862年6月22日滬尾海關設立。早期滬尾海關的西洋官員僅副稅務司與數名職員,後來人數增 加且執意與漢人分居,故向地主吳春書、吳惶葉兄弟購買位於埔頂的土地,建築 「淡水關稅務司官邸」三棟,有「頂埔三塊厝」之稱。其中二棟於清法戰爭和二戰時被摧毀,而後淡水河淤積嚴重,滬尾海關逐漸沒落,僅存的官邸被改作賓館,1900年成為「五十會俱樂部」的社交場所。光復後雖為稅務司署長官邸,但又因為距離遙遠而漸無人居住、日益荒廢,原訂於1996年拆除改建,經由專家學者及地方人士的搶救維護,隔年指定為國家第三級古蹟,並於2000年修法後升格為市定古蹟。

「前清淡水關稅務司官邸」因其白色外觀而有「小白宮」美名,屬於典型的殖民地式建築,其特徵為抬高地基、建物四周有類似迴廊的涼臺、落地門窗、煙囪等。其中,涼臺深達八呎,佔整棟建築近半面積,主要的房間皆可直通涼臺。寬敞的涼臺除了具有遮陽避雨的功能,更可擺放傢俱,延伸為彈性多變的生活空間。此外,小白宮面朝淡水河,建築環繞半圓拱圈迴廊,構成對稱規律、協調柔和的視 覺美感,通風透氣外,也增加了光照面積與視野。 

1984年12月25日紅毛城首次對外開放參觀1984年12月25日紅毛城首次對外開放參觀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紅毛城

1984年12月25日紅毛城首次對外開放參觀。

1629年西班牙人進入淡水,在淡水河口的北岸山丘上建築「聖多明哥城」,作為在北臺灣貿易、傳教的據點,為外國人在淡水興建的第一座城堡。荷蘭人於1642年擊退西班牙人,隨後在聖多明哥城的原址上,採用石材和石灰重建造一座灰白色的新城堡,命名為「安東尼堡」。當時居民稱呼紅髮的荷蘭人為紅毛番,紅毛番興築的城堡,就被稱作「紅毛城」。紅毛城主樓格局為正方形,建築牆體為內磚外石,樓高兩層,採用雙穹窿井字交錯的結構工法,以分散外牆承重,且牆面長達近兩公尺,極為牢固,不怕外敵侵襲。

1868年英國和清帝國簽訂永久租約,紅毛城改作英國領事館,並上漆為伊莉莎白女王鍾愛的紅色,亦在其旁增建了殖民地式紅磚洋樓建築「英國領事官邸」。1972年英國大使撤離臺灣,委請大英國協會員國澳洲代管,中澳斷交後又交付美國代管,1980年6月30日正式收歸國有。1982年《文化資產保存法》立法通過後, 紅毛城成為首批國家一級古蹟之一,1984年內政部主持整修後首次對外開放, 吸引上萬人潮入園參觀。2003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邀集國內外學者專家,召開評選會議,公佈臺灣世界遺產潛力點12處,「淡水紅毛城及其週遭歷史建築群」獲選為人文遺產潛力點之一。

1982年(右)、1991年(左)滬尾偕醫館1982年(右)、1991年(左)滬尾偕醫館

新北市市定古蹟-滬尾偕醫館

1982年4月7日、1991年7月15日於淡水滬尾偕醫館拍攝。

「滬尾偕醫館」為馬偕博士在臺興建之臺灣首間西醫院。1873年,馬偕博士聘請有執照的外科醫師負責醫療,亦到處旅行為人治療瘧疾和拔牙。1878 年起,馬偕博士即開始籌款興建醫院,隔年便因獲得大筆捐款而建成了「偕醫館」,也因發現全球首宗肺蛭蟲病例而名聞一時,成為臺灣現代醫學的發源地。偕醫館更於清法戰爭期間救護不少傷兵,戰後劉銘傳派遣孫開華提督前往致謝並捐款。1901年馬偕博士逝世後,偕醫館逐漸失去醫療功能,而後使用為神學院、圖書館、幼稚園和學生宿舍等。

淡水原有的建築景象非常豐富,包羅中式、西式、日式,中西合壁和日臺混合型盡有,這些建築形成一部淡水歷史的縮影。滬尾偕醫館由馬偕博士親自設計,結構採用傳統閩南式倒三合院格局,結合西式拱型門窗,入口設有西洋雙跑高臺樓梯,處處可見中西融合的痕跡。1982 年時偕醫館尚未整修,根據拍攝者蘇老師的回憶,當時建築整體保有原貌,然木窗有些許破損,地方耆老亦告訴她幼時見過馬偕本人,感念其無私奉獻事蹟。目前偕醫館登錄為新北市市定古蹟,保有洗濯臺、壁爐、門鐘、鐵床、藥罐、馬偕的風琴等珍貴文物。

1983年(左)、1992年(右)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禮拜堂1983年(左)、1992年(右)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禮拜堂

新北市市定古蹟-淡水禮拜堂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淡水教會)

1983年9月4日、1992年3月13日馬偕街8號的水禮拜堂。

1873年,出身長老教會的馬偕博士租下民宅作為教會聚會地點,成立北臺灣最早的教會;1890年,因空間不敷使用,馬偕便將其「偕醫館醫生宿舍」修建為禮拜堂,即為今日之「淡水禮拜堂」。後於 1915年擴建,格局採北美洲樣式, 磚造白灰牆,並設置鐘樓於正門上方。1932年適逢馬偕博士來臺傳教六十週年, 禮拜堂再次改建,由馬偕之子偕叡廉規畫督建,隔年落成竣工,成為當時臺灣北部最大的禮拜堂,至今仍保有主持婚禮、做禮拜等功能。改建後的禮拜堂為仿哥德式紅磚建築,不僅運用扶壁加強支撐,亦於左側建造鐘塔,特殊的造型、高聳的尖塔、優雅的外觀使其獲得「淡水最美地標」之譽,成為許多詩人、畫家筆下 吟詠描繪的對象。

傳統的基督教婚禮在教堂中舉行,由牧師主持,依照聖經教導新人結婚、夫妻和家庭的意義道理,祈求上帝見證和賜福。基督教婚禮儀式重視意義,自點燭、序樂開始,至祝禱、殿樂結束,其中最重要的環節為證婚,牧師代表上帝要求新郎和新娘互許誓約,承諾長相廝守,不離不棄,確定雙方婚姻關係,並善盡照顧保護的責任。儀式過程配合優雅的音樂和詩歌進行,打扮穿著和會場布置必須純樸簡潔,不得鋪張奢華,營造神聖莊嚴且幸福喜悅的氛圍。

1981年11月6日重建街牆面廣告「張秋官風傷骨科」1981年11月6日重建街牆面廣告「張秋官風傷骨科」

新舊交替中的淡水(傳統與現代)-牆面廣告「張秋官風傷骨科」

1981年11月6日重建街老牆,牆面上寫有「張秋官風傷骨科」等字樣與地址電話,另外還張貼著當時傳統跌打損傷的「廣告傳單」。

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積極培育西醫,並發佈「臺灣醫師免許規則」,實施漢醫 檢定制度,臺灣合格漢醫人數逐年減少,相反地,醫學校畢業生漸次增加,1922年以後西醫人數超過漢醫,西醫成為臺灣社會醫療的主體。光復後,由於臺灣中藥材大部分來自中國,當時兩岸緊張對立的關係造成藥材取得困難,傳統漢醫亦在現代醫療體制中,被打壓塑造成一種沒有科學根據的民俗療法,西醫成為主流,漢醫則被邊緣化,其養身的效用似乎已遠大於治病。此背景之下,加上基層診所和地區醫院的普及,以及1980年代政府開始設立多間大型醫院和綜合醫院後,傳統漢醫逐漸式微。

在現代人眼中似乎是不正統的「傳統跌打損傷醫館」,在1980年代前醫療尚未普及時,可說是炙手可熱,但以當時的經濟情況來說,能有錢看跌打損傷醫館也是不容易的。拍攝者蘇莉莉老師表示,這些老舊古樸建築隨歲月變遷和風吹日曬逐漸老化殘破,對當年只有19歲的她而言,有股「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感懷。那座老牆殘留斑駁廣告痕跡,下方「廣告傳單」刮掉了左邊「傷」字,獨剩右邊,在攝影者眼中格外感傷。 

上排:1985年重建街;下排(左至右):1981年重建街、1989年中正路、1983年三民街、1990年渡船頭環河道路上排:1985年重建街;下排(左至右):1981年重建街、1989年中正路、1983年三民街、1990年渡船頭環河道路

新舊交替中的淡水(傳統與現代)-建築

1980年代與1990年代之淡水風情。

1981年10月18日,時為銘傳大學學生的蘇莉莉老師,自士林搭乘火車來到淡水,參與臺灣報導攝影先驅王信老師的戶外攝影課程。王老師留日返國不久,教學嚴謹,每張照片全程指導操作,啟發蘇莉莉老師的攝影興趣。而蘇老師亦於首次造訪淡水時,愛上清麗秀美、朝夕變幻的觀音山和淡水河口景色,以及古樸小鎮的寧靜悠閒,拍攝記錄下許多珍貴影像,讓我們看見淡水的昔日風情。然而此時淡水面臨了都市化和觀光化,社會變遷迅速,怪手和推土機拆除古宅老街,高樓大廈取而代之拔地而建,在這段「蛻變」期間裡,淡水四處可見新舊對比同框的奇怪景象,如木門與鐵捲門、平房與頂樓加蓋及公寓等,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的回憶,1981年首次造訪淡水拍攝時,在清水祖師廟後方民宅,一片即將腐爛的老木板上,仍然可看出當年工匠精湛華美的雕飾,一旁兒童隨意的粉筆塗鴉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隔年同地點這片門板已消失。

1982(左排)、1983-1984年重建街;下排由左至右依序為1984年三民街、1988年與1992年清水街1982(左排)、1983-1984年重建街;下排由左至右依序為1984年三民街、1988年與1992年清水街

新舊交替中的淡水-拆除重建街、清水街

1980年代重建街和清水街的拆除情景。

1968 年的都市計畫中,擬將重建街新闢成為淡水鎮六號道路,後由於各種因素延遲至2002年,臺北縣政府決定重啟工程,規劃拆除街屋和古厝,以拓寬重建街道,並新闢高架道路。為此,在地居民遂推動聯署請願活動,組成「淡水九崁社區總體經營發展協會」,更協同其他單位舉辦專題演講、系列座談會、課程和工作坊,重新定位重建街的歷史價值,凝聚地方意識,動員公民力量,保護老街珍貴的文化資產,期請縣政府更改計畫。2005 年起,施家古厝、淡水日本警官宿舍和重建街14號、16號街屋,陸續被指定為古蹟與歷史建築,皆為重建街保護運動的重要成果,然六號道路工程依舊於2010年底動工,老街風貌因而不復存在,持續引發相關爭議。 對淡水人而言,重建街不僅是一條街道,更是淡水人共同的生活記憶和活生生的淡水開發史。1982年開闢文化路,重建街中段的老街屋為配合高低落差和巷道拓寬,不得不拆除重建。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開挖時當地長者面色凝重地駐足圍觀,望著從小到大的生活空間,在怪手無情的挖角下成為廢墟,現場只有隆隆挖土機聲,他們彼此之間無任何交談,能夠感受到其中濃濃不捨和無奈感慨。 施工期間,不僅有當地耆老告訴她這些老屋建材來自於當年淡水港與中國貨運往返的壓船艙石,以及中國生產的磚材;一旁亦有年輕人在寫生,用畫筆記錄時代變遷。 

1980至1990年代學府路(上排左邊三張)、重建街(下排左邊三張)與文化路(右排)1980至1990年代學府路(上排左邊三張)、重建街(下排左邊三張)與文化路(右排)

新舊交替中的淡水-學府路、重建街、文化路之改建

此為1980至1990年代學府路、重建街與文化路改建的情景。

1980年代淡水人口漸增,居住空間不足,房價水漲船高,開始大量興建公寓。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鄞山寺對面的學府路在1981年尚為一片水田,1986年改建為「大台北幸福城」大廈,建案完成後,建商搭起鐵網圍籬,正式宣告鐵門鐵窗居住生活年代開始,視覺焦點落在一隻流浪犬身上,她的心中亦升起與過去年代告別孤寂感受。1982年開闢文化路,重建街中段的老街屋為配合高低落差和巷道拓寬,不得不拆除重建。蘇老師亦回想起在施工期間認識的林老先生,他常徘徊在空蕩蕩的工地中,或坐在路邊注視著工程進行,眼神中流露出對老屋的不捨之情。

而道路拓寬後,客運站牌設立,青年學生們騎著當時流行的協力車,歡聲笑語地暢快通過,沿街兩側建築鷹架和磚頭堆疊,象徵著淡水新時代的到來,和老先生的懷舊傷感形成強烈對比。 

上排:1983年學童戶外教學(淡水龍山寺)、1984年5月文物展(淡水鎮公所);中排:1984、1985年攝影紀實(重建街);下排:1985年淡水紅毛城古蹟照片展公告(淡水火車站旁台汽客運站)、1988年滬尾民俗藝術節(清水祖師廟戲台)、1992年老街導覽(重建街)上排:1983年學童戶外教學(淡水龍山寺)、1984年5月文物展(淡水鎮公所);中排:1984、1985年攝影紀實(重建街);下排:1985年淡水紅毛城古蹟照片展公告(淡水火車站旁台汽客運站)、1988年滬尾民俗藝術節(清水祖師廟戲台)、1992年老街導覽(重建街)

緬懷消失中的老淡水-拍照記錄、導覽和教學

1980年代淡水展覽、拍照紀實、文化導覽場景。

1980年代,面對快速社會變遷的衝擊,羅大佑發行了「之乎者也」專輯,收錄「鹿港小鎮」、「童年」和「光陰的故事」等代表作,用流行音樂啟發年輕世代反思故鄉及往日事物的探索興趣;1985年左右更吹起一股懷舊風潮,各項藝文活動如火如荼地舉行,淡水老街巷弄中亦常見年輕人揹起相機記錄這些即將消失的傳統建築空間與生活方式。

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當時學童會前往龍山寺進行戶外教學,蹲在供桌前認真筆記廟宇配置;1984年淡水鎮公所亦曾舉辦文物展,邀請國小學生參觀。1988年的滬尾民俗藝術節中,更請來李乾朗教授,在清水祖師廟的戲臺前向居民講解淡水歷史與建築,而1992年淡江中學的學生們更在淡水文化資源推廣工作室的帶領下,學習起了「老街導覽」,足見當時淡水地方文史學者不遺餘力的深耕古蹟教育,向居民和孩童推廣在地文化。 

1983-1991年的淡水建築與街道;上排:中正東路的車潮、招牌、高樓與淡水第一間麥當勞;中排:中山路的車潮(左二)與文化路建完後工之建築(右二);下排:清水街的民居建築與渡船頭環河道路1983-1991年的淡水建築與街道;上排:中正東路的車潮、招牌、高樓與淡水第一間麥當勞;中排:中山路的車潮(左二)與文化路建完後工之建築(右二);下排:清水街的民居建築與渡船頭環河道路

新淡水-生活環境的改變

1980至1990年代淡水中正東路、中正路、中山路、文化路、清水街與渡船頭環河道路等地住家及街景空間,記錄新式建築圍牆、欄杆、鐵窗與高樓,以及淹沒在車潮和招牌中的新淡水。

淡水在1980年代起迅速發展,人口大量成長,傳統古宅老屋拆除,鋼筋水泥建築取而代之,馬路街道拓寬,高樓大廈林立,沿著紅樹林站漫延到淡海地區,淡水的天際線開始變化,擁擠的人車和雜亂的招牌成為當今街景。昔日淡水簡樸寧靜的小鎮風貌,只能在文字敘述和圖片中欣賞,悠閒漫步的怡然樂趣,亦在城市喧囂和車水馬龍中被遺忘。

1991年淡水首間麥當勞於6月試營運,7月20日正式開幕,自此各連鎖店陸續在淡水開幕,速食店的進駐也標誌著生活型態轉變。根據拍攝者蘇老師回憶,1986年她走到淡水鎮公所前,驚訝於門口我國和美國國旗結在一起,見證了淡水的現代化和國際化。 

TOP